嘉绒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嘉绒文化研究中心是阿坝州社科联直属、阿坝师范学院共建的阿坝州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团队共有3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2人,博士12人,硕士15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4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阿坝州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研究团队中既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也有来自校外的专家学者,同时不乏宗教和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专家。
团队成员在嘉绒语研究、嘉绒民俗文化研究、嘉绒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中心成员共获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6项,州厅级项目若干项,在CSSCI、中文核心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出版相关专著近40余部,有些成果在相关研究领域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文化研究中,林向荣教授是民族语言研究领域享誉中外的大师级人物,客座教授才让太教授受阿坝州文化部门邀请,长期从事嘉绒文化保护、传承领域的研究,严木初教授在嘉绒语研究方面成果在国内享有盛誉,客座教授红音专家在嘉绒地区土司藏文档案研究与西方人阿坝州百年游记方面成果丰硕。客座教授阿根专家在嘉绒语研究和嘉绒碑刻文献方面成果不俗,才旦教授在苯波教研究中成绩斐然。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以夺科教授、张刚教授和徐兵教授带领的团队创作了大量反映嘉绒文化优秀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获得全国荷花奖,《德基吉蓝》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项目立项;《永远的脚步》《魂归故里·辫子情》《博巴森根》《梦萦,阿拉姜色》《斯古拉》等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另在美术作品中展示藏羌自然风光,凸显强烈地域特色,藏族版画、藏纸艺术、唐卡、藏羌剪纸与织绣等方面在取得显著成绩。全校高职称、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成功申报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面向未来,嘉绒文化研究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切实把嘉绒文化中心建设成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事业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中心最新成果支撑。